6月22日,在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隆重举行了一次特别的论坛。此次论坛由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陈贤老师、陈洪义老师和江海燕老师发起,由三位老师所在学校湛江一中、湛江师院附中、湛江开发区一中联合举办,以“智慧型教师的成长路径”为主题,分两场开展,是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格高级、意义重大的教师成长研讨活动。
22日上午九点钟,在湛江师院附中电教室隆重举行了论坛的开幕式。活动由湛师附中林文良校长主持,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等名校的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工程体育心理名师工作室、历史名师工作室、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实践导师、理论导师、学术导师以及来自广东省广州、深圳、茂名、高州、汕头、肇庆等地的名师培养对象共三十余人,和来自湛江一中、湛师附中、湛江开发区一中的七十多位教师一起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活动得到了湛江市教育局、开发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周伟武副局长、邱黎明局长亲自参加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三所学校的领导林文良校长、王朝兴校长和王挺副校长也参加了活动。在开幕式上,周伟武副局长指出这次活动意义重大,不仅是培养对象学习的机会,还是学校相互交流、展示校貌的机会,更是一次能够在湛江教育界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盛会。周副局长对三位湛江的培养对象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不断进步,增长智慧,早日成为名师。开发区教育局邱黎明局长谈了自己对人才的理解和关注,也表达了殷切的希望,他认为这一次的三校联合活动开创了湛江一中、湛师附中和开发区一中交流合作的美好前景,真诚地对名师们提出了邀约,希望能借此机会建立联系,促进发展,实现开发区教育强区的梦想。
开幕式后紧接着是两个讲座。一个是湛师王林发副教授的《名师成长的特质和规律》,一个是湛师附中林文良校长的《从说文解字看智慧型教师的成长》。王林发副教授以他多年的执教中学经历和学习体验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名师成长的路径:才智,机遇,努力。他认为这三点是缺一不可的,他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将一个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引起了许多听众的共鸣。
林文良校长从说文解字入手对“智慧”二字作了生动而精辟的剖析。他认为“智”由“知”和“日”组成,那么可以理解为每天获取知识,知晓道理,这样就可以达到“智”; “慧”从“丰”从“灵”从“心”,意味着要用心,要有心,这样能够有灵气,而且要进行大量的积累。综合两个字的构成特点及意义,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智慧”:每天都能用心地去知晓道理、学习知识,学得多了,就可以有灵气,懂得多,有丰硕的成果。这是一种非常新鲜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然后他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形成智慧,用了很多教学案例和小故事,既有高深的理论,又有平常的实践,两者结合,深入浅出。
22日下午,论坛分三个场所围绕“智慧型教师的成长路径”这一主题继续开展活动。在湛江一中,由湛江一中的郑军副校长主持开展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工程体育心理名师工作室课题研讨活动。郑军副校长首先谈了自己参加广东省名师培训的体会,对工作室的成员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也给了一些非常宝贵的建议。名教师班主任郑海燕老师和工作室理论导师槐咏梅教授仔细聆听老师们的陈述,指出存在问题。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湛师附中,正高级教师梁哲书记主持了下午的活动,并且作了重要讲话。梁哲书记是中学历史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第二批名教师,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丰硕的教研成果。他的讲话给了历史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很多的启发,老师们在理论导师张向阳教授、实践导师连建平老师的指导下对各自的课题进行陈述、研讨。
在湛江开发区一中,王朝兴校长亲自主持了下午的活动,开展了“智慧型语文教师的成长路径”的研讨活动。活动除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工程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学员和本校语文教师之外,还邀请了湛江一中、湛江二中、湛师附中、开发区各中学的骨干教师参加。开发区教育局邱黎明局长作了简短的发言,他借用上午在附中听到的林文良校长的讲话,对“智慧”二字作了解读,语重心长地提出要求,希望老师们能够珍惜机会,增长智慧,做智慧老师,打造智慧课堂,教出智慧学生。接着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实践导师、华南师大附中正高级邹寿元教授作了《语文教师三境界》的报告。邹老师渊博的知识、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吸引着听课的老师,大家都被他的理论的精深和实践的丰富折服,也被他风趣的语言和即兴的歌唱感染。虽然报告长达两个多小时,但是听众情绪饱满,毫无倦意。华师人文学院的周小蓬教授讲了《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指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话,与文章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学生对话,观点对很多老师来说很新颖,虽然时间很短,但老师们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导师和听讲的老师进行了交流。整个活动历时三个多小时,内容丰富,对于语文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晚上集中的时候,三个工作室的学员们分享了各自的活动内容。结合上午的活动,大家认为这一次三所学校联合举办,确定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开展得非常好。这本身也体现了策划者的智慧,而在筹备过程中,是需要三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多方沟通、多次协商、贡献智慧的。正所谓:以智慧创造智慧。但愿这一阵智慧的风,很快吹到每一个校园,吹开智慧的新芽,吹开智慧的花朵,更能吹生更多智慧的幼苗!